Top
首页 > 华商全运频道 > 十四运会 > 正文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建设情况

十四运会 2020-04-28 10:21:56
[摘要]全运会是国内规格和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2021年在我省举行,这也是全运会首次走进我国中西部地区。

1.png

  全运会是国内规格和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2021年在我省举行,这也是全运会首次走进我国中西部地区。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举办的十四运会,必将是全民关心、全国瞩目、全世界关注的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对于推动我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速发展、增强三秦人民幸福感、助力陕西经济社会全面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相关情况。

  一、场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十四运会场馆建设是圆满办赛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现场调研、督促指导,要求“集全省之智、聚全省之力”做好十四运会场馆建设工作。去年6月27日,胡和平书记在调研十四运会筹备工作时强调要“按期高质量推进场馆建设”;11月8日刘国中省长在调研十四运会筹备工作时要求“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场馆建设”;今年3月13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国中省长对全省场馆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对照6月底竣工、年底前验收的目标,下大力气继续推进好场馆设施建设工作。

  场馆建设贯穿十四运会筹备工作始终,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我省先后于2016年7月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对整体筹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场馆建设部负责督促全省十四运会场馆建设工作。2018年1月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场馆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按照“省建场馆省负责、市建场馆市负责、校建场馆校负责”的原则,统筹推进好全省54个比赛场馆建设工作。2020年3月12日,筹委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竞赛规则总则》新增比赛项目需求,结合现阶段场馆建设实际情况,按照“能改不调,能调不建,优先利用现有场馆资源”的原则,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场馆设施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将全省比赛场馆优化调整为53个。

  场馆布局从有利于赛事组织、有利于群众观赛的角度出发,原则上各比赛大项或相关项目在同一个地区举行,以各市(区)主城区为中心,向附近所辖区、县辐射。从地域上看,全省场馆以西安为核心、关中市(区)为重点、陕南陕北为支撑,其中:西安市场馆26个,宝鸡市场馆3个,咸阳市场馆3个,铜川市场馆1个,渭南市场馆5个,延安市场馆3个,榆林市场馆1个,汉中市场馆2个,安康市场馆2个,商洛市场馆2个,韩城市场馆1个,杨凌示范区场馆2个,西咸新区场馆2个。

  二、场馆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是实现全运项目全覆盖。借鉴山东全运会、辽宁全运会和天津全运会等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省内各市(区)根据本辖区场馆条件和体育文化特色,均承担一部分比赛项目,实现比赛项目全省全覆盖,以促进体育场馆的建设、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是坚持高效配置场馆资源。兼顾赛时要求和赛后利用,在场馆规划设计阶段,指导各场馆建设责任单位通过划分场馆功能布局及优选建设模式,避免赛后浪费。践行“节俭办会”的理念。按照“能用不改、能改不建”的原则,优先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合理配置校园场地,减少基建投入。

  因地制宜建设专业性场馆,填补我省空白,此次十四运会也建设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场地,以配合特殊运动项目使用,如大荔沙苑沙滩排球场地和西咸新区马术比赛场地等。

  统筹考虑场馆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建设和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其中西安市已将十四运会场馆周边配套设施以及环境提升整治融入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高质量推进实施城市相关建设和整治工作。

  三是加强场馆信息化建设。根据十四运会各场馆当前信息化建设需求,以场馆所承接比赛项目信息技术具体要求为依据,细化各场馆信息建设方案,组织力量全力编制“一馆一册”,确保各场馆可以顺利开展深化设计和工程实施,以满足赛事信息系统建设要求。积极协调省通信管理局、各大运营商,将十四运会各场馆列入5G建设规划,确保5G新技术优先保证十四运会赛事应用,成为办赛引入先进技术的一大亮点。目前,各建设主体积极响应,西安奥体中心、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已开展馆内基站建设,预计两馆六月完成5G覆盖。

  四是突出陕西地域文化。十四运会场馆的设计在凸显陕西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红色元素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让人们通过全运会更多地了解陕西,认识陕西。

  西安奥体中心,以“丝路启航”为设计立意,把“丝绸之路”的厚重历史文化和西安市花石榴花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韵律的变化,表达出丝绸飘逸的质感,展现了千年帝都与现代化城市的完美结合。延安大学体育馆以窑洞符号作为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整体色调以土黄色为主,突出建筑的厚重、质朴、大气、端庄,彰显黄土文化和红色文化,整体建筑回归“红色根基”和“黄土初心”。

2.png

  五是践行“人文、绿色、智慧”全运理念。坚持把“人文现代、绿色智慧、科技环保、低碳怡人”的理念贯穿始终,突显人文情怀、倡导绿色全运、凝聚科技核心。如西安奥体中心,水系东西向环绕场馆引至灞河,场馆如美丽的石榴花绽放于一池碧水之中,亦使竞技比赛、全民健身和公园休闲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融为一体。同时贯彻落实“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和“人车分流,立体交通”的要求,综合解决区域及园区内部的动、静态交通组织。地铁14号线直接与南侧地库和商业区接驳,柳林路下穿隧道从用地南北穿越并接驳至中央地库,各地库与场馆衔接贯通,提升土地价值和体育公园的环境品质、服务水平。同时也打造绿色智慧的体育公园:“引水入城”,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等的技术手段,让清澈通透的河流贯穿基地,打造一个景色怡人的中央公园;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进行建造,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能源以及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打造绿色节能的智慧型场馆。

  三、推进场馆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督查和日常管理,确保按时限推进。场馆建设部建立健全了“周例会、月报表、季督查、半年推进会、全年总结考评”和“分组划片、日常巡查、专项督办”的工作机制,对十四运场馆实行动态监管,督促推进各场馆加快建设;为解决场馆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协调省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推进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场馆建设绿色通道的意见》,明确对十四运会场馆“减少前置、容缺受理、主动服务、特事特办”;积极推动召开西安市内场馆协调推进会,由各场馆责任主体与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区和开发区面对面对接沟通,确保有关问题迅速妥善解决。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日常性管理和经常性督查,确保十四运会场馆设施的建设按时、保质、高效的推进。

  二是加强体育工艺指导,确保满足赛事要求。在2017年至今累计开展体育工艺审核指导近百次,结合各场馆承担项目不同,邀请国家体育总局专家进行评审。近期,我们还将印发十四运会场馆体育功能验收审核标准,指导各单位优先开展自查,场馆建设部将督促各单位结合自查问题进行整改,并配合国家体育总局及竞赛部门组织测试赛,检验各场馆运营管理水平,对各场馆体育功能进行验收,确保所有场馆满足十四运会办赛要求。

  三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教育。场馆建设部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好施工质量工作、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廉洁第一”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原则。要求各单位通过周密部署安排、层层夯实责任,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十四运会场馆建设“零事故”。

  四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场馆建设。特别是在近期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积极督促各场馆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场馆建设,做到“两手抓”、确保“两不误”。我们先后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场馆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加快推动十四运会场馆设施项目复工建设的通知》,协调各市区解决劳务组织、交通保障、物料运输等相关问题,指导各场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努力克服疫情对进度带来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在咬紧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也能做到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既分兵把口,又加强密切协作,坚持“一盘棋”的意识,按职责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具体工作。我们还进一步要求各单位用足用好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落实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要求,对标既定时间节点,明确建设时间表和工作路线图,提高施工效率,尽快补齐疫情耽搁的工期,通过抢抓春季最有利的施工时机,提效率、抢工期、赶进度,切实把疫情对场馆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中,作为十四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的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项目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场馆建设工作中树立了表率作用。疫情爆发以来,西安奥体中心快速响应,认真部署,统筹三家施工总承包单位,建立临建隔离留观区,与生活区间设置硬隔离缓冲带,严格做好核酸检测,并坚持落实“两点一线三碗汤”等日常防控机制,加强卫生安全管理,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动员、统筹协调上下游原材料渠道商关系,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截止目前,西安奥体中心已恢复正常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进度、精益求精提质量、一丝不苟保安全、统筹推进抓配套、风清气正守廉洁,确保按期高质量建成一批能够保障十四运会办赛需要的精品工程,建成一批能够有效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惠民工程,建成一批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配套工程,凝心聚力办全运,追赶超越促发展,为十四运会添彩,为陕西体育添彩、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添彩。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备战训练情况

  第一个方面,十四运会备战训练情况

  全运会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2016年7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十四运会我省参赛目标为“获得金牌20枚左右、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立足近几年我省备战训练稳步提升的实际,2019年进一步明确要求十四运会陕西竞技体育要“创历史最好成绩,还要有大幅提升”。这一目标的确立,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好竞技体育,对于彰显“祖国至上、崇尚科学、以苦为乐、敢争第一”的陕西竞技体育价值观,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3.png

  坚持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放在“体育强省”总体布局和“1155”战略布局中去推进,把发展竞技体育工作提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全面接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检阅。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更是陕西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紧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目标,努力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百年。

  2017年天津全运会后,我们结合实际、着眼发展,确定了扩容增项、夯实基础、固强扶优、重点突破的十四运会周期总体备战思路,组建队伍系统备战,新成立5个省直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新增教练员编制50名、运动员编制200名。2018年,持续扩容增项,着力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大备战”工作机制,训练单位认领参赛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引进人才、跨省合作、联合高校、省市联办、企业共建备战队伍等办法,完成34个运动项目组队工作,引进354名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集中力量共同推进备战训练工作。2019年,着眼夯实基础,固强扶优,提出了必须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必须精准备战、科学训练,必须研究规则、争取政策,必须严明纪律、干净参赛,必须加强领导、合力攻坚“五个必须”备战训练总体要求,确定了科学训练、规则研究、反兴奋剂“三大任务”,狠抓了复合团队、科技助力、体能训练、思想教育、精细管理“五个关键环节”。调整加强了十四运会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省体育局领导联系训练单位和秘书处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陕西省优秀运动员及其教练员训练单位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大力推广实施融合科技元素的训练观摩课,整合集中有限资源组建27个复合型科研攻关团队,成立陕西省反兴奋剂中心,全力推进备战训练工作。今年以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备战训练,在抓好思想教育、政策争取、任务细化、解决问题、督导落实上持续用力,确保了十四运会备战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效。

  近几年,我省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大赛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天津十三运会上,获得16金19银17铜,创造了我省代表团参加全运会历史最佳成绩。当年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共获得40金34银37铜。2018年,我省向国家奥运项目集训队输送运动员44名,有3名运动员首次登上冬奥会舞台,12名运动员征战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夺得3金3银,4名运动员征战第三届青奥会夺得4金,参加其他国际国内大赛获得32金32银26铜。2019年,我省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共获70金40银34铜,其中参加武汉军运会斩获7金1银,参加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和卡塔尔多哈田径世锦赛创造参赛人数、竞赛成绩历史新高。参加山西二青会喜获30金47银63铜。此外,我省首次参加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在先期举行的比赛中已获得6金3银6铜,为十四运会完成代表团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png

  第二个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备战训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从目前情况看,疫情对备战训练既有影响也有机遇。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备战训练增加了工作难度。原来的备战训练都是4年一个周期,什么时间干什么工作都很明确,但疫情对原有的备战训练体系和节奏造成冲击,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备战训练计划,尽快适应变化。比如,原定今年春节过后,很多重点队组要安排到国外参赛,或者参加国内重要比赛。现在只能原地训练,无法做到以赛促练,训练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检验。对此,我们安排了一些队内对抗赛、达标赛、观摩课等活动,缓解运动员疲劳,增加训练趣味性,提升训练效果。二是对十四冬备战及参赛造成一定影响。2月3日,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延期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我省在参加先期比赛获得6金3银6铜的基础上,还将参加滑冰、滑雪、冰球、冰壶、冬季两项、陆地冰壶等6个大项比赛。延期导致备战时间跨度延长,对训练投入、综合管理以及成绩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三是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训练的时间契机。备战全运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我们目前的备战态势整体向上向好,但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在管理和服务层面,特别是在科学系统训练方面还要下更大功夫。优势项目在稳定发挥方面还不够充分,一些体能类、交手类项目体能不足、对抗能力不强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段时间,我们正从训练、心理、技术、体能、复合型团队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今年1月25日,我省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省体育局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局领导联系包抓训练园区制度,严明了纪律,压实了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监督管理服务全覆盖。直属各训练单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进行全封闭训练管理,筹措防疫物资,对训练场馆、宿舍餐厅、公共设施等进行每天两次消毒,定时监测运动员体温,并且每个单位都设置了隔离观察室。同时,我们要求在省外训练的运动队按照属地政府防控要求,就地采取封闭式训练管理。当前,防控压力从“内防扩散”向“外防输入”转变,我们正组织外训队伍有序返回,并严格落实防控要求,规范日常管理,直至隔离期满且核酸检测合格后才投入正常训练。3月31日,我局组织召开了十四运会备战领导小组会议,对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备战训练作了部署。一方面是继续按照前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抓好日常管控。另一方面是排除各方干扰,一心一意抓备战训练。一是密切关注运动员、教练员思想动态,分析形势变化,主动关心解决运动员面临的困难。二是紧密对接总局相关司局,衔接备战相关事项,争取早日出台十四运各单项规程,做到精准备战。三是按照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举措、明确责任、明确计划五个要求,调整细化“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提高训练实效。四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保障备战训练。五是加强工作督导,盯在一线、督在关键,确保各项备战训练计划精准落实。目前,我省有2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紧锣密鼓投入备战训练之中。其中,在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有33人,涉及16个项目。这些运动员都是我省备战十四运会的重点队员。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拳击运动员谷红已经通过亚大区拳击资格赛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男子50公里竞走运动员王钦2019年以3:38:02的成绩国内排名第一,女子链球运动员王峥2019年以76.26米的成绩国内排名第一。

  总的来看,我省跳水、田径、射击、武术、摔跤等项目发展状况较好;拳击、高尔夫等项目进步明显;一些短板项目也有一定的提升,其中赛艇、游泳项目通过这几年努力,实力明显增强。


编辑:李琦

相关热词搜索: 十四运会 残特奥会 场馆

上一篇:全民健身播报:迎全运“弈”起来挑战 高陵公安分局举办马拉松活动 下一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召开场馆设施建设推进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